1.樣品制備方法:
在觀察金屬材料試驗前,一定要對金屬表面進行相應的處理。首先是對試樣的裁剪,根據載物臺的大小,通常選擇50*50以內的試樣。裁剪完畢后對試驗表面進行機械打磨,采用的砂紙依次為180,300,500,800,1200,1500和2000目。完畢后采用拋光,南岸顯微鏡,就是樣品在拋光布上拋光,直至表面劃痕,且金屬表面锃亮。拋光之后將試樣放在4%的酒精溶液里進行腐蝕5-10秒,然后拿到顯微鏡下觀察。
2.顯微鏡操作步驟:
顯微鏡下觀察金屬試樣,必須保證金屬水平放置在載物臺上。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有50,100,250,500和1000倍。剛開始觀察時,通常選擇倍數較小的鏡頭,這樣有利于找對自己要觀測的部位,然后逐次增大放大倍數。放大倍數的增大就是通過旋轉物鏡即可實現。在觀測高倍材料時,保證試樣表面水平,否則成像虛幻。通過目鏡選擇好試樣后進行拍照。就是將顯微鏡的信號傳輸到電腦上,選擇“freeze”,然后點擊拍照圖表,然后選擇保存位置即可。在成像后,可以再電腦上調節曝光度,手術顯微鏡,亮度和對比度等。
要觀察金屬材料內部知識,要先把內部組織做成試片來觀察。
用金相顯微鏡可以觀察試樣的表面,顯微鏡的原理都是一樣的,光學顯微鏡,通過目鏡物鏡將試樣的表面放大以方便觀察。
要觀察金屬材料的內部組織,就要把想要觀察的部分做成試樣或切片,調試合適的目鏡物鏡倍數觀察試樣表面(也就是內部組織了),得到清晰的成像就行了。
金相顯微鏡是和電腦相連的,電腦的顯示屏上就可以直接出現你在目鏡里觀察到的組織圖像。
重慶欣晟泰為您的企業保駕護航,歡迎您的來電
1.金相顯微鏡的成像原理,
金相顯微鏡的成象放大部分主要由兩組透鏡組成。靠近觀察物體的透鏡叫物鏡,而靠近眼睛的透鏡叫目鏡。通過物鏡和目鏡的兩次放大,就能將物體放大到較高的倍數,見圖1,顯微鏡的放大光學原理圖。物體AB置于物鏡前,離其焦點略遠處,物體的反射光線穿過物鏡折射后,得到了一個放大的實象,若此象處于目鏡的焦距之內,通過目鏡觀察到的圖象是目鏡放大了的虛象
3透鏡象差就是透鏡在成象過程中,由于本身幾何光學條件的限制,圖象會產生變形及模糊不清的現象。透鏡象差有多種,其中對圖象影響大的是球面象差、色象差和象域彎曲三種。
顯微鏡成象系統的主要部件為物鏡和目鏡,它們都是由多片透鏡按設計要求組合而成,而物鏡的質量優劣對顯微鏡的成象質量有很大影響。雖然在顯微鏡的物鏡、目鏡及光路系統等設計制造過程中,已將象差減少到很小的范圍,但依然存在。
(1)球面象差:
1)產生原因:球面象差是由于透鏡的表面呈球曲形,來自一點的單色光線,通過透鏡折射以后,中心和邊緣的光線不能交于一點,靠近中心部分的光線折射角度小,在離透鏡較遠的位置聚焦,而靠近邊緣處的光線偏折角度大,在離透鏡較近的位置聚焦。所以形成了沿光軸分布的一系列的象,使圖象模糊不清。這種象差稱球面象差.
您好,歡迎蒞臨禮之鑫,歡迎咨詢...
![]() 觸屏版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