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氏硬度檢測法初是由美國人洛克威爾(S.P.RocKwell和H.M.RocKwell)在1914年提出的。以后他們在1919年和1921年兩次對硬度計的設計進行了改進,奠定了現代洛氏硬度計的雛形。到1930年威爾遜(C.H Wilson)進行了更新設計,洛式硬度計,使洛氏硬度檢測方法和設備更趨完善,一直沿用至今。現在我國已生產觸摸屏控制和數值顯示以及曲線顯示并自動打印測試數據的洛氏硬度計。洛氏硬度檢測方法的特點是操作簡單,測量迅速,硬度計,并可從百分表或光學投影屏或顯示屏上直接讀數。同布氏和維氏硬度檢測法一樣,成為三種常用的硬度檢測法之一。
1、里氏硬度值測量
依托里氏硬度測量原理,通過沖擊裝置及信號處理及測量電路,把被測工件的材料硬度特性量化為里氏硬度值。這部分是里氏硬度測量的核心部分,隨著微電子技術的發展,測值精度、測值重復性等指標均能滿足生產過程的需求。因此,這部分雖然是里氏硬度測量的核心部分,但已經不是發展的重點。
2、硬度值轉換
實際的生產過程中,洛氏硬度計,經常或要求檢測工件的布氏、洛氏、維氏、肖氏等其它硬度值,這就涉及到里氏硬度值到其它硬度的轉換。這種硬度之間的轉換關系是通過大量的對比實驗得出,并固化在里氏硬度計固件里的,這種對比關系和被測材料相關。
轉換通常有以下兩種方式:
a)通用轉換 將測定的里氏硬度值帶入通用的按材料大致分類的換算表中,得出相應的硬度值。這些換算關系是用大量有代表性的材料進行對比試驗,將試驗結果經過數據處理后得出的對比數據或對比曲線。里氏硬度計中保存的就是這種通用換算關系。通用轉換過程無須用戶介入,用戶只需在測試前對里氏硬度計進行必要設置,維氏硬度計,選擇適合的測試材料和硬度制式。對比試驗的材料范圍很大,因此通用轉換的硬度測試范圍很寬。
b)特定轉換 用代表現場特定材料做試樣,對里氏硬度與其它硬度作對比試驗,將試驗結果經過數據處理得出里氏硬度與其它硬度的對應關系。這種特定轉換可以是一個小硬度范圍內的全新的轉換關系,也可以是以現有的某一通用轉換數據表為基礎,對轉換誤差較大的某一段對比數據進行修正,重新生成轉換表。
應用范圍:
1、測定黑色金屬,有色金屬,非金屬材料的洛氏硬度;
2、淬火和調質等熱處理材料的洛氏硬度的測量,如硬質合金、滲碳鋼、淬火鋼、表面淬火鋼、硬鑄鋼、鋁合金、銅合金、可鍛鑄件、軟鋼、調質鋼、退火鋼、軸承等材料。
技術參數:
測量范圍20-95HRA,10-100HRBW,20-70HRC;試驗力588.4、980.7、1471N(60、100、150kgf)試件允許高度200mm壓頭中心到機壁距離160mm硬度分辨率0.1HR電源AC 220V,50Hz外形尺寸510*290*730mm重量80kg。
您好,歡迎蒞臨禮之鑫,歡迎咨詢...
![]() 觸屏版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