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顯微硬度計工作原理和組成
顯微硬度計是近年來常用測量硬度的設備。測量硬度是通過升降顯微硬度計的調焦機構、測量顯微鏡、加荷機構,正確選擇負荷、加荷速度進行全自動加卸試驗力及正確控制試驗力保持時間,通過顯微硬度計光學放大,測出在一定試驗力下金剛石角錐體壓頭壓入被測物后所殘留壓痕的對角線長度,來求出被測物硬度值。
二、顯微硬度計的正確使用
由于顯微硬度試驗往往是對很小的試樣(如針尖),或試樣上很小的特定部位(如金相組織)進行硬度測定,而這些情況難以用人眼來進行觀察和判定,而且顯微硬度試驗后所得壓痕非常小,這也是難以人眼來尋找,洛式硬度計,更不用說進行壓痕對角線長度的測量,所以非得用顯微鏡才能進行工作。正確使用顯微硬度計,除了正確選擇負荷、加荷速度、保荷時間外,測量顯微鏡使用的正確與否是十分重要的。現就如何正確使用顯微硬度計作簡要介紹。
洛氏硬度計試驗原理
金屬材料硬度試驗方法是用于檢測和評定金屬材料及產品質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廣泛用于檢測冶金產品的質量及熱處理工藝。由于影響硬度試驗結果的因素較多,因此試驗方法的標準化是獲得準確可靠試驗數據的重要保障。
洛氏硬度試驗方法是測定金屬材料硬度的一種常用方法。
洛氏硬度計試驗原理是壓痕試驗方法,它是測量壓痕的深度。即,在初邕試驗力(Fo)及總試驗力(F)的先后作用下,將壓頭(金鋼廠圓錐體或鋼球)壓入試樣表面,經規定保持時間后,卸除主試驗力,用測量的殘余壓痕深度增量(e)計算硬度值。其值是個無名數,以符號HR表示,所用標尺有A、B、C、D、E、F、G、H、K等9個標尺。其中常用于鋼材硬度試驗的標尺一般為A、B、C,硬度計維修,即HRA、HRB、HRC。
硬度值用下式計算:
當用A和C標尺試驗時,HR=100-e
當用B標尺試驗時,HR=130-e
式中e–殘余壓痕深度增量,其什系以規定單位0.002mm表示,即當壓頭軸向位移一個單位(0.002mm)時,硬度計,即相當于洛氏硬度變化一個數。e值愈大,維氏硬度計,金屬的硬度愈低,反之則硬度愈高。
上述三個標尺適用范圍如下:
HRA(金剛石圓錐壓頭)20-88
HRC(金剛石圓錐壓頭)20-70
HRB(直徑1.588mm鋼球壓頭)20-100
洛氏硬度試驗是目前應用很廣的方法,其中HRC在鋼管標準中使用僅次于布氏硬度HB。洛氏硬度可適用于測定由極軟到極硬的金屬材料。
硬度計應用范圍:
●測定黑色金屬、有色金屬、非金屬材料的洛氏硬度;
●應用范圍廣,適用于淬火、調質等熱處理材料的洛氏硬度測量;合肥洛氏硬度計
●曲面測量穩定可靠。
硬度計主要技術規格:
測量范圍:20-88HRA,20-100HRB,20-70HRC
試驗力:588.4、980.7、1471牛頓(60、100、150公斤力)
試樣允許高度:170毫米
壓頭中心至機壁距離:135毫米
硬度分辨率:0.5HR
外形尺寸:466 x 238 x 630毫米
重量:約65千克
您好,歡迎蒞臨禮之鑫,歡迎咨詢...
![]() 觸屏版二維碼 |